□老朱
不少油条店铺存在食品安全隐患。近日梧村街道一家问题多多的油条商铺,被思明市场监管执法人员列出半米长的问题清单。在执法人员督促和建议下,该商家近日终于进行了完善的整改,改做“良心油条”。(14日《海峡导报》)
“良心”是一种起码的人性和道德。人们常讲的一句话是“做人做事要凭良心”。但商品经济的大潮中,某些人利益至上,为了不义之财,就昧着良心钻进钱眼里。
有的行为或许还不到让人骂重话的程度,但往往也光忙着赚钱,慢慢地淡忘了规范和责任。就像新闻中这家油条店的以往,做早点生意应该是最讲安全和卫生的。但油条店里杂物堆积、环境脏乱、炸完的油条也直接暴露在空气中,而执法监督人员查出的安全卫生问题,打出来的清单竟足足有半米长,可见问题早已“一地鸡毛”。
油条是最普通、最受老百姓喜爱的早点。一旦卫生出了问题不仅会祸害很多人,店铺老板更是难辞其咎,很可能让他的经济状况“分分秒秒”回到“解放前”。从这一点来看,半米长的“问题清单”是对这个店铺的处理依据,也是一种“补救措施”。
经过这一场“折腾”,这家油条店铺进行了完善的整改,开始制作“良心油条”了。当然这里面不仅有观念的改进,更要付出劳动和心血。这样的付出不仅值得的,更是必须的。“良心油条”不仅能让自己长久稳定的赚钱,更能获得周边群众良好的口碑,得到社会的尊重。也可以说,所有商家都应该打造好自己的“良心品牌”。事实上,经过整改后这家油条店环境改善了,客人都吃得放心,生意也变得更好了。可见,这个“良心”品牌虽然看不见摸不着,却能更好地成就一个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