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传国 漫画
□戴先任
7万元一幅画、50万元一个人偶娃娃……在“二次元”的世界里,如此高价格的“定制产品”,已成一些年轻人甚至未成年人争相追逐的对象。记者调查发现,在年轻人中风靡的“设圈”“绘圈”“娃圈”,“名人效应”“逐利冲动”和“饥饿营销”等套路交织,天价商品吸引了一些人冲动消费、盲目消费甚至借贷消费。(11月9日《新华每日电讯》)
“绘圈”爱好者多是低龄群体,其中有不少是未成年的中学生,他们会将自己想象、创造的虚拟人物当成孩子一样养成,一些买家还会精心打造“娃”的角色、性格、世界观……这样的消费让很多成年人难以理解,但现实是,在一些未成年人中已然风靡。不少孩子把现实生活中没有实现的情感、愿望,通过“设圈”“绘圈”“娃圈”得到代偿,或者在圈内获得心理满足、炫耀的社交体验。
虽然“设圈”定制商品目前还说不上大众消费,但已有不少未成年人沉溺其中,成了商家肆意收割的韭菜。比如今年4月,一位13岁女孩以最高7万元的单价在“设圈”买画,6个月内共花费70万元,后家长要求与卖家撤销交易,此事在网络上引发热议。“设圈”定制商品,是新兴消费行业,做的是“二次元”世界的生意,但也要遵循现实交易法则,对于“设圈”定制商品乱象,就要予以遏制。尤其是,要防范商家肆意诱导未成年人消费,比如要设置未成年人交易金额门槛等,对诱导未成年人消费并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的商家要依法依规进行惩治。同时,家长、学校等相关各方也要及时关注,引导未成年人理性消费。
针对未成年人的“消费陷阱”不少,而且花样翻新。要避免未成年人成韭菜,对“设圈”定制乱象等针对未成年人的“消费陷阱”就要“设圈”约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