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画:陶小莫
□李万友 陈建
日前,在辽宁省朝阳市公安局侦查全国首例“付费刷课”案件的过程中传出惊人数据:仅2019年至2020年,全国购买刷课服务的学生超过790万人,刷课数量超过7900万科次。
当前,我国的慕课数量和应用规模位居世界第一,但网课一派繁荣的背后,十几元甚至几元钱即可购买“代学网课、代考试”一条龙服务,已在部分高校成为公开的秘密。(7月26日《新京报》)
慕课是高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很是火爆,甚至在疫情期间一度成为授课的主要担当。但没想到竟然存在“付费刷课”这种咄咄怪事,连考试也能代考,且数量如此庞大!“超过790万人,刷课数量超过7900万科次”,而且看来这些“消费者”主要是在校大学生。要知道,全国普通本专科在校生也不过3200多万。而刷课之外,还有“代学网课、代考试”一条龙服务。讽刺的是,这样的一条龙服务,已在部分高校成为公开的秘密。不仅有大学生付费刷课,还有大学生参与代理赚外快。据初步统计,涉案的5个刷课平台的下线各级代理人数已超10万,其中绝大多数为在校大学生,购买刷课服务的大学生遍布全国,实在令人震惊。“付费刷课”其实就是“在线逃课”,依靠刷课获取高分,则与作弊没有什么不同。另一方面,刷课平台使用黑客工具对正规线上慕课平台密钥数据包进行抓取并破解,并利用刷课技术实现“刷课秒过”“考试改分”“提取试卷”“考试包过”等多项功能获利,涉嫌非法控制计算机系统罪。层层代理的大学生,美名其曰赚外快,实则已然违法。
由此可见,“付费刷课”不仅暴露花钱刷课的790万学生不诚实守信,是他们的零分诚信卷,还暴露参与代理的大学生法治意识淡薄。甚至可以说,这种行为不仅浊化了高校学风,对高等教育质量和学生价值观造成严重冲击,还严重破坏了网课教学的网络安全,危害教育公平,让守规矩的同学在学科考试中吃哑巴亏。
说白了,数百万大学生“不学而过”,不仅是一堂反面的诚信教育课,也是一堂生动的法治教育课。“付费刷课”影响坏,危害大,需要花大力气整治,绝不能让这种荒唐的违法乱象再如此疯狂地冲击我们的高校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