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画:毕传国
□郝冬梅
“一键就能贷款”“手机号就值20万”“贷款秒变高富帅”……一些网络平台上频现“土味”营销广告,网贷等行业成了重灾区。这些营销广告过度营销贷款或类信用卡透支等金融产品,带来了严重金融风险隐患。对此,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点名批评“土味”“奇葩”广告,发布了风险提示。(1月10日《经济日报》)
“诱导借贷”看上去实在诱人:网络上动动手指,验证一下身份,就能轻松借到钱……相对传统借贷,网络借贷因审核周期短、放款流程简单而受到借款者青睐。
这些年,各种网络借贷的金融产品如雨后春笋一样迅速成长。应该说,这种借贷方式确实便捷。有人遇到了“经济困境”,轻轻松松就能获得“资金支持”;有人是思想前卫,“花明天的钱办今天的事”,能够满足消费需要。但需要明确的是,无论是什么样的借贷,都必须守住一个底线,那就是“应急之需”,而不应该是“想怎么花就怎么花”。
但一些金融借贷产品,不惜“瞒天过海”,不惜“虚假宣传”,不惜“移花接木”。用“最美的词儿”,用“最好的创意”,用“最美的广告”将网络贷款进行“美言”和“美颜”,好像“一键就能贷款”“手机号就值20万”“贷款秒变高富帅”就是“最幸福的生活”。以至于让一些涉世未深,自制能力差的年轻人深陷泥潭。
现在很多年轻人就是“花明天的钱办今天的事”的“新新人类”。他们在“一键就能贷款”的鼓动下,果然变成了“高富帅”,穿上了名牌,用上了高端手机。可是,“幸福的日子”不长久,很快就生活在了“水深火热里”,一万多元的借款变成了十八万元,最后不得不砸锅卖铁还钱。
最近一首歌曲挺火:我饮过风咽过沙,浪子无钱逛酒家。待我功成名就,西山纵肥马,凭酒论天下喊声小二续茶。但是,人家对物质生活的追求也只是“功成名就”之后喊上一句“小二续茶”。而很多人在“诱导借贷”之下,根本就是“无钱逛酒家的浪子”,也凭着网络贷款喊上一句“小二续茶”,岂能不陷入困境!于是这声“小二续茶”的超前消费也只能是“一杯苦茶”“一杯苦酒”了。“明月邀窗”很美,但是“佯装潇洒”却需要付出代价。
“诱导借贷”,不是谁都能跟着喊上一声“小二续茶”。监管部门应该加大互联网消费金融监管力度,需要限制一些年轻人的“贷款需求”,让他们知道这应该是解决“应急之需”而不是“想花就花”,同时,对“诱导借贷”不能只“苦口劝导”,更需要规范他们的行为,规范之下的金融产品才能“鱼水交融”实现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