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海燕
再过几天就是清明节了,又到了集中祭扫的时节。人生最后一程,总让人想起衰老、夕阳、暮气。但在厦门市殡仪服务中心怀祥礼仪,一批“85后”“90后”已走上一线工作,他们用自己别出心裁的创意,为逝者完成最温暖的人生谢幕。(3月28日《海峡导报》)
为这些年轻的小哥哥、小姐姐点赞。三百六十行,殡葬行业大概是最让人忌讳的一行。在这里,每天都有尸体,每天都有生离死别的哀嚎。但总需要有人挑起殡葬服务的担子,所以,我们经常把他们叫做“最美殡葬人”。
佩服归佩服,但现实生活中,最美殡葬人往往是孤独的、落寞的。很多殡葬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尽管他们自己也已经非常注意,但还是或多或少地遭遇忌讳,甚至是行业歧视。比如,今年初天津陆家嘴万怡酒店就被指因顾客一方是殡葬业企业,而拒绝承办其年会。
但不管我们再怎么忌讳殡葬业,死亡注定是每个人的归宿。当我们到达人生的终点站,谁不愿意体体面面、有尊严地归去?而殡葬人恰恰就是维护我们最后尊严的群体。值得感动的是,很多殡葬人都将这一行真正当成事业去做,像厦门殡葬业这些年轻的小哥哥、小姐姐,虽然从事的具体工作不同,但都能立足本职,尽心尽力地做,以自己的劳动给亡者尊严,给生者一个安慰。对于他们,我们当然应该感恩,应该尊重。
正因为接触太多的死亡,所以殡葬人更能体会活着的美好,更懂得珍惜彼此的情谊。笔者以为,接纳殡葬人,善待殡葬人,是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生命观豁达的表现。那么,在生活中对最美殡葬人,请不要吝啬我们的微笑、热情,乃至拥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