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慧松 于敏
“我们孩子的学校周边道路缺少交通安全设施,往来车辆车速快,多名学生上学放学被车撞,一个学期五六起。”
前几天,海沧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学校霞光分校多名学生家长致电导报热线。(3月20日《海峡导报》)
孩子们在体质上和经验上赶不上成年人,一些安全隐患更容易造成难以挽回的悲剧,因此对学校周边的道路安全,切不可疏忽大意。
几位学生家长介绍,学校建成投用一年半,学生4000多人。而小学部学生进出的东大门和初中部学生进出的北大门,校门前两条路缺少红绿灯、减速带等交通安全设施,加上来往车辆车速快,学生上学放学被撞的事故多有发生。
这样的现状无疑是让人揪心,亟需改变。从报道来看,从校方到家长,还有街道办、派出所等也做了一些工作。但他们做的主要是一起护导学生过马路。这些工作当然也值得赞扬,而且在交通安全设施还没到位的时候,如果不是他们兢兢业业的护导,恐怕悲剧还会更多、更可怕。
但这毕竟是治标不治本,更没能杜绝防不胜防的交通事故,甚至有辅警在护导学生的往返途中,也遭遇车祸!
岛外的道路车辆往往来自天南海北,短期内“车辆车速快”的现状恐怕难以自行消失。所以,现场的护导不可少,但交通安全设施更不可取代。现在的关键,还是要相关职能部门出手,他们应尽快到实地查看,并迅速拿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如根据具体情况,设置红绿灯、减速带之类的交通安全设施。
这样的工作很琐碎,也需要一定的投入。但孩子安全无小事,为了给孩子一条安全的上学之路,在最大程度上避免意外发生,这些付出是必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