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夔
磨得发亮的长板凳,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木椅,简朴又优雅的蓝白纹布,写着暖心寄语的小黑板……这些东西出现在厦门的咖啡店不足为奇,可如果说出现在一个公交车站呢?你没看错,厦门就有这样的站点,它位于思明东路的骑楼走廊,站名是思东公交站。这站点原本没有设施也没有座椅,但如今啥都有了,而且还备有零钱盒等。(9月11日《海峡导报》)
谁也不会想到,平平常常的一个公交车站,会在有心人的手中变得这般迷人。在这里不仅可以舒适地候车,能够享受到几乎是心贴心的服务,可以怀旧,可以触景生情,可以沉浸在幸福的氛围中,还可以产生各种联想,甚至在这里可以感受到一个城市的时光流淌、岁月变迁。
表面上看,公交车站的作用就是为了市民们乘车方便。市民们在这里能方便地乘车,也就算达到目的。但其实,它还可以有传播城市文明、弘扬人文精神的这样一个“属性”。报道中的“管家婆”80后姑娘方苪淇正是看到了这一点,在众人的帮助下,才搭建了这样一个温暖人心的公交站。
可以看到,方苪淇布置起来的一些设施未必都与公交车站的初始功能直接相关,如简朴又优雅的蓝白纹布、写着暖心寄语的小黑板、“书香借阅角”等等。但是这些设施又与城市的文明形象、人文精神等息息相关。通过这些“挂件”,让候车人不仅能享受到一种城市文明和人文精神的熏陶,更能够让乘客读懂厦门,感受到厦门社会暖暖的人文情调。
我们常说,公交车是一个城市的文明窗口,公交车站是一个城市的风景线。但人们注意的往往更多是硬件的投入,商业资源的挖掘,对公交车站公益和人文精神的宣传“属性”却往往挖掘不够。方苪淇打造的这种“文艺范”的公交站,实际上就把一个公交车站打造成一个城市“小博物馆”。别小看了那一块简朴又优雅的蓝白纹布,对厦门城市来说那可能就是一段历史,对有些人来说,那可能就是一段回忆,一个无法抹去的乡愁。一块小黑板,就是一个城市浓浓的人情味。这种“文艺范”对乘客来说,就是厦门的一个立体的说明书。能够产生的作用也是任何一本印刷品都无法达到的。
人们对这样一个公交站倍加推崇,不停地点赞,足见这个公交站所获得的民心民意。这更是体现了市民们的一种诉求。那就是人们不仅希望这样的公交车站越来越多,更希望能够涌现的种类、式样也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