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彪
网友“一线在厦门”:23日晚上9点左右,我在翔安马巷育成中心公交站遇到一对夫妻模样的男女,他们推着一婴儿车,里面有个两三岁的孩子在睡觉。他们很不好意思地拦住我说他们今天刚从深圳过来,背包丢了,向我借钱打的并且买一点吃的给小孩。我一心软就把钱包里的200元都给了他们。回家后我跟朋友说了,朋友认为是骗子,我也越想越不对。后面我又打电话过去,已经关机了。(12月25日《海峡导报》)
说实话,仅目前的“证据”,尚不能证明这家人是骗子,退一步讲,即便这对夫妇就是骗子,也不能对所有此类“落难者”的求助无动于衷,我以为。
网友“一线在厦门”的遭遇,我在两年前也曾经历过:那是一个雨夜,一对夫妇抱着孩子求助,而我恰好身上真的没有带钱。看我回家后仍满怀歉疚,家人也用“可能是骗子”来安慰我,可我仍然无法释怀。
我不能肯定抱子求助者都是骗子,至少有一些人是真需要帮助的。我们可能遇到他们,也可能遇到骗子,可哪怕只遇到一个需要帮助的,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一下,那也是功德无量的。
我们不能丢掉警惕,因为不加丝毫分辨的帮助,事实上是在帮助骗子,甚至是在帮骗子扩大队伍。如果利用爱心行骗的越来越多,那么对爱心总是个羞辱,而且让其不堪重负。笔者还是赞同有技巧地帮助“落难者”,如把他们引导给警察或救助站,如为他们吃住行买个单什么的,而不希望大家因有骗子存在就袖手旁观,那是用坏人来惩罚好人,而且还多多少少丢掉了自己的良善,这比起被骗的钱物,是很不值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