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体育将达到和语数外同分值水平”,教育部10月16日发布的信息引发热议。
另外,福建体育中考总分从30分增加到40分,今年新中考改革方案9月出台以来,体育培训市场一片火热,中考训练项目的报名在厦门更是从去年开始就越来越火。(10月27日台海网)
体育分提高,家长切莫“乱投医”
□冯海燕
培训市场有多火,家长内心就有多急,这又一次印证了那句话——可怜天下父母心!
体育分提高,思想上当然要重视。但是否就要花钱报班?说到底还是要淡定,切莫跟风。花了钱多少应有收获,但很多时候除了钱之外并不是毫无成本。
其一、进培训班会增加压力。孩子的任务本来就够重了,许多孩子在学校与培训班之间奔波,节假日也不得闲,有些孩子学习到深夜,体力、精力消耗极大。多跑一个班多一份负担,成天马不停蹄地跑,千里马也会累坏,就算没累坏,至少很容易把效率拉低。
其二、学校本就有系统的教育。面对新动态,学校也会作出积极的应对,老师会有科学的安排。只要学生认真,家校加强沟通,必要时敦促孩子在家加强锻炼,一般来说取得好成绩的问题不大。
其三、在家长焦虑和利益驱动的双重“加持”下,有的培训班出成绩的冲动可能会很强烈。孩子的训练是否足够科学,某些时间段内的负荷是否合理,也值得关注。
培训市场的存在有其合理性,体育或者音乐美术培训市场当然也不例外。关键是家长在内生的与外界贩卖的焦虑面前,一定要hold住,要静得下心来冷静分析,切不可“病”不急而心急,更不可在这样的心态下盲目地跟风“乱投医”!
起跑线有千万条,条条得花三五千?
□吴之如
一些小学要求一年级男生一分钟跳绳109个算优秀,女生则需117个。一些家长焦虑万分,“报班”成了解决这一难题的途径之一。北京的课外跳绳班近年来呈日益火爆之势,收费普遍在每节课200元左右,一期培训班需要三四千元。(10月26日《北京日报》)
从前,小孩子在一起玩,学个跳绳是很容易的事,而且许多灵活的娃娃稍一练习,都跳得十分轻巧熟练。如今有的学校将跳绳作为学生必须测验的体育科目,订了标准,而且还有了高低。这样就不但给娃娃出了难题,更给娃娃的爹妈出了难题。怎么办,学呗,外面的“跳绳培训班”应运而生,报名的门槛不高,交钱就能进。不过,收费价格却不低:“一期培训班需要三四千元”,着实会将许多工薪阶层吓一跳。有道是:
培训收费价无边,学个跳绳三四千;工薪家长好尴尬:教育投入也惊天。
当然,报不报名悉听尊便,没有人逼着你花大钱送孩子进“培训班”,只是要冒学校测试时你家孩子成绩不佳落人后的风险。都说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可这“起跑线”偏偏不止一条,而且越来越多,似乎每条“线”上都得花上一笔大钱,才能保证孩子不输一“线”,但须知咱们许多家长的腰包不争气,陪不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