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夙伟
最近,“共享洗衣”的新方式正在厦门和福州悄然兴起并引起网友关注。但由于收费问题,厦门不少人大呼“洗不起”。(10月21日《海峡导报》)
从价格看,“共享洗衣”似乎觉得其消费者不会过于在乎价格,走的是“高端”路线。但这又说不通,不在乎钱的主,还需拿着衣物去街头洗吗?
“共享经济”基本上是薄利多销的生意,走“高端”本身就有悖“共享经济”初衷。于是,这“共享洗衣”似乎让人费解。
但换个思路,则豁然开朗。比如,在一些地方所谓“共享洗衣”,其正式名称是某种美国品牌洗衣机的“自助洗衣体验中心”。于是,与其说是“共享洗衣”,不如说是在为自己的洗衣机做广告。
这样来看人家在乎的未必是洗衣生意,而是广告的性价比。“共享洗衣”的门店租金固然不菲,但相比广告费动辄天价投入,想来也不算太贵。而且蹭了“共享”的热点,更给广告效应加分。也就是说,所谓“共享洗衣”,或不过是共享经济热中的一个“假洋鬼子”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