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海峡舆情 >> 民生观察  >> 正文

防微杜渐,决不让农村成问题食品“卸货场”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台海网 钱夙伟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钱夙伟

  实际上,早就有报道,当人们的目光还聚焦于城市食品安全问题的时候,一些地方的农村正不知不觉成为问题食品的“卸货场”。过期食品翻新登场、假冒伪劣食品扎堆,山寨食品大行其道,一些在大城市里几乎无处遁形的问题食品,却在内地一些地区的农村市场上明目张胆、遍地“开花”。

  虽然发达地区的农村可能会好一些,但我们一定要睁大双眼加强监管,决不能稍有放松。在这样的背景下,厦门市场监管部门坚持守土有责,持续开展“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执法行动”,以强有力的打击声势,切实保障农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尤其难能可贵,也值得我们点赞。

相关新闻
别用生命嚼槟榔

□冯海燕   “槟榔加烟,法力无边;槟榔配酒,永垂不朽。”可你知道吗?槟榔其实是夺命的“恶魔果实”。早在1996年,厦门就禁止生产、销售和食用槟榔。   连日来,市场监管部门开展了槟榔专项清查行动,仅海沧区便发现非法销售槟榔的商家46家。然而,有读者向导报记者反映称,仍有不少商贩顶风违法销售槟榔。(11月13日《海峡导报》)   记者暗访发现,“不少商...

加强监管 落实相关禁令

□王锦南   20多年前,厦门就发布了槟榔禁令。但20多年的时间过去了,厦门仍有不少商家顶风违反销售槟榔。确实,这是“由于市场需求决定的”,同时国家目前没有专门对于槟榔生产的管控,也给厦门这边的管控带来困难。不过关系到民众健康,越是困难,越需要拿出职能部门的智慧和力度来。   面对槟榔,相关部门表示“将加强监督和宣传”。这当然是必须的,也是我们...

“良心”,所有商家都应有的品牌

□老朱   不少油条店铺存在食品安全隐患。近日梧村街道一家问题多多的油条商铺,被思明市场监管执法人员列出半米长的问题清单。在执法人员督促和建议下,该商家近日终于进行了完善的整改,改做“良心油条”。(14日《海峡导报》) “良心”是一种起码的人性和道德。人们常讲的一句话是“做人做事要凭良心”。但商品经济的大潮中,某些人利益至上,为了不义之财,就...

“食”不相瞒!南平全市公立学校100%实现“阳光餐饮”

食品安全是市民最关注的问题之一 尤其是学校食堂的食品安全 更牵动着每位家长的心 “学生就餐餐厅的饭菜是怎么做出来的?” “餐厅工作人员的操作是否安全规范?” …… 日前,南平市建设的 校园“阳光餐饮”智慧监管平台 实现全市公立学校全覆盖 有了它! 在手机上就可以看到餐食操作区 甚至内部厨房,让家长们更放心 数字赋能 厨房更“透明” 验收、清洗、切配、烹...

厦门打击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执法行动成效显著 查办案件809件

7月23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开展农村假冒伪劣食品等罚没物资集中销毁活动,销毁物品总数8.84万件。   台海网11月12日讯 据厦门日报报道 为守护百姓餐桌上的安全,贯彻落实食品安全“四个最严”的要求,厦门市市场监管局自2020年10月起,联合市公安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