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评论频道 >> 民生观察  >> 正文

追思“李焕英”,珍惜眼前人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台海网 冯海燕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冯海燕

  又是一年青草绿,依然十里杏花香。,浓浓的哀思又萦绕在我们心头。电影《你好,李焕英》戳中了许多人的泪点,让我们从银幕中窥见了母亲的“芳华岁月”。

  那么,你知道母亲年轻时的故事吗?你有什么想说,却无法传达的话想告诉母亲吗?你和母亲之间有哪些难以忘怀的经历?清明前夕,海峡导报、台海网和海峡导报官微同时开设“‘李焕英’,你在那边还好吗?”栏目,面向社会各界征集不同年代“李焕英”的故事。

  电影《你好,李焕英》之所以引起轰动,是因为“母爱”的伟大和无私是共通的,儿女对母亲的感恩与依恋是共同的,而那种“子欲养而亲不待”的缺憾也在很多人中引发广泛的共鸣。于是通过栏目,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个鲜活的李焕英。故事情节各个不同,但都记录着母亲的无私,感怀着母爱的深沉。

  电影中,女儿穿越到母亲的年轻时代,拥有超能力,想方设法让母亲成功,让母亲快乐,甚至于,她力图为母亲撮合自己觉得理想的对象,即便知道这样的安排会让未来没有“自己”,为了母亲,她还是想要“牺牲”自己……她以自己的方式回馈母亲,与母亲共同度过快乐时光。这样的安排其实也戳中了万千儿女的内心。

  然而,生活与艺术是两码事,放在现实生活中,那些失去了,就永远失去了。除非梦里,否则,阴阳两隔的两个人永远不会有重逢、交集的一天,反哺之心再强烈再迫切,自己也不可能为母亲再做什么,这就是“子欲养而亲不待”最大的缺憾。

  所以,归根到底还是那句话,反哺要趁早,珍惜当下,珍惜眼前人。否则,等到人走了之后,真的只有空悲切了,届时,我们所能做的,只能如某位读者所说的那样——“好好活着,这是对妈妈最好的报答”!

相关新闻
从“妈妈”李焕英到“姐姐”安然 你被哪些角色圈粉过?

从“妈妈”李焕英到“姐姐”安然,你被哪些国产影视角色“圈粉”过?   记者:高凯   4月2日,上映6小时的《我的姐姐》在排片不到对手一半的情况下击败《哥斯拉大战金刚》,成为当日票房冠军,“姐姐”之力可观。   而除非您完全不关注中国电影,否则一定会“秒懂”,“我家‘李焕英’”这句话的意思其实是在说“我的妈妈”。   从李焕英到正在银幕上的“姐姐...

倔强母亲,八十多岁还“自力更生”

写信人:陈朗源(思明区屿后社区居民)   我的妈妈,是一个普通的女人、普通的妻子、普通的妈妈,但在我眼中,她是最好的妈妈。我的妈妈出生在上世纪三十年代,经历过战争和动荡年代,吃过发霉的米糕,啃过带土的生地瓜。   我的妈妈,为子女操劳了大半辈子,事无巨细地照顾我们。我至今还记得,有一年我生病,爸爸却不在家,是她大半夜背着年幼的我,走了好长的...

一个守寡母亲,六个成才子女

写信人:叶秀雪(思明区育秀社区居民)   父亲和母亲离开我们兄妹六人已经多年!思念之情总在脑海里徘徊!   我的老家在泉州安溪乡村,人多地少,生活艰难。许多乡民只能下南洋讨生活!早年,父亲几次到马来西亚打工,给老板开车赚取微薄薪水,维持生计。   一九四九年,共产党领导人民建立新中国,父亲立即回国,为国效力。不久,响应政府支援边疆建设号召,父...

“李焕英”,你在那边还好吗? 本报今起开设清明特别栏目,邀请读者诉说对母亲的爱和思念

征集令   台海网3月29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钱玲玲 陈捷 许纳芳) 如果给你一次穿越时空的机会,你想要去到什么时候?会不会也想和贾玲一样,回到妈妈年轻的时候,去和那个时候的“李焕英”说一声:“嘿,你好!”   不久前,贾玲的导演处女作《你好,李焕英》爆火,观看电影的时候,许多人又哭又笑,深受触动。有人说,这部电影拍到了观众的心里。   因为,我们...

你好,海沧李焕英!“捡破烂供养出2名大学生”有续篇!

正在热播的《你好,李焕英》,又给我们上了一堂人生课。   如今,“李焕英”已然成为“母亲”的代名词。在海沧,就有很多的“李焕英”,尤其是外来务工群体,她们浑身散发着积极向上的正能量,用弱小的肩膀扛着家庭前行。   2月28日起,海沧区融媒体中心联合区总工会、区妇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