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画:王成喜)
□李红军 陈一鸣
超3亿人存在睡眠障碍、成年人失眠发生率高达38.2%、超9成小学生睡眠时长未达标……
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如何睡个好觉”再次成为公众关心的话题。中国睡眠研究会的报告显示,睡眠状况较差的青少年儿童中,有41.9%的人睡前会接触电视、手机、电脑等,有67%左右的父母都会经常当着孩子的面玩手机或电脑。(3月21日中国新闻网)
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智能手机被广泛地应用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驻足车站码头、公交车等公共场所,人们会发现很多的低头族在把玩手机。更令人担忧的是,一些中小学生也成为玩手机的“生力军”,放学后作业可以不做,手机必须得玩,荒疏了学业不说,甚至还造成了严重的睡眠障碍,上课时无精打采,魂不守舍。
世界睡眠日前后,当人们的眼光转向睡眠的时候更发现,手机对很多人而言已经成了健康睡眠的负面因素。通常情况下晚上10点到11点是最佳入睡时间,过了这个时间则会影响睡眠。有些人玩手机一直到凌晨一两点甚至通宵达旦,长此以往,无疑会严重透支体力,必须予以高度的重视。
手机的其他负面作用早就被反复提及,它不但影响正常的面对面交流,而且往往让人在安全方面付出代价。走路看手机引发事故,开车看手机失去生命……种种惨痛的教训,一次次地向我们敲响警钟。而对睡眠的干扰如果没能引起重视,影响生活甚至引发各种悲剧,恐怕也会是随之而来的事情。
尤其是大人,在埋怨孩子的同时,一定要提高自己的自制力。下班后夫妻俩各自玩着手机,孩子被晾在一边,这样的家庭并不鲜见。有些孩子成绩上不去,家长总抱怨学校和孩子,却从来没有反思自己,你自己甘为手机奴隶,天天抱着手机不撒手,把孩子晾在一边,他们能有好的学习成绩吗?
于每个人来讲,如何掌控好手机是一道社会必答题,尤其要想有好的睡眠质量,必须把自己的手机“关进笼里”,控制在一个合理的时间范围,不能让它成为我们健康睡眠路上的“拦路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