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海燕
“免费吃饭!”只要没有收入,吃饭遇到困难,就可以免费享用一顿“单人套餐”,近日,位于厦门市集美区杏林湾的一家餐厅,在网上走红。
无偿为遇到困难的人免费提供餐食,不少网友为这个善举点赞,不过也有网友质疑这是“变相营销”。对此,商家通过导报回应:“我们不怕质疑,有困难就可以来吃”。(3月3日《海峡导报》)“免费吃饭”并非该餐厅首创,在这之前,类似做法在全国多地餐厅出现。究竟是善举还是变相营销,不能一概而论,可商家“不怕质疑”的回应令人欣慰。
也许有人觉得现在人们的生活条件普遍不错,虽然也有困难的,但吃不上饭应该不至于。一般情况下确实如此,可碰到特殊情况呢?比如新闻中提到的一位打工人,据说被单位辞退了,尚未结来工资,很明显是真饿了。另外,也可能有暂时找不到工作的异乡客,或者遇上钱包、手机遗失等等,吃饭可能一时间真成问题,这时候身边有这样的店家,无疑是雪中送炭。
更让人欣慰的是,“单人套餐”对受助者给予尊重。一句“单人套餐”,双方心照不宣,店家不会问东问西,食客不用尴尬解释,吃完之后直接走人,做一个来去自如的“干饭人”。俗话说,“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如果餐厅能一直这样坚持下去,保障困难人有尊严地就餐,有些猜测必将不攻自破。
退一步说,即便某些有类似做法的商家真的知道“免费吃饭”能为自己赢得良好口碑,那也不是什么坏事啊。如果店家实实在在在付出,确实给困难人员提供了帮助,赢得口碑有什么不对?“免费吃饭”不仅仅是让困难人员果腹这么简单,也会让他们产生前行的动力,也可能萌发他们的公益热情,从而让爱心不断得到接力与传递。我们希望更多店家推出这样的服务,让更多困难人员轻松地吃上一口饱饭,使社会更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