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评论频道 >> 民生观察  >> 正文

“妈宝男”折射独立人格教育的缺失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台海网 夏婧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漫画:王铎

  □夏婧

  近年,“妈宝男”逐渐成为一个网络流行词汇,尤其随着电视剧《流金岁月》的热播,“妈宝现象”再次成为大家的热议。甚至还有人总结出“妈宝男的十项特征”“识别妈宝男的五个原则”。当然,过度渲染“妈宝现象”有博取眼球和扣大帽子嫌疑,但如果从教育视角来看,其折射出的当前家庭中独立人格教育的缺失却值得关注。

  孝顺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做人的基石和本分,是永远不会过时也不能摒弃的中华道德核心。但具有妈宝特征的个体,往往并不一定从内心真正对以母亲为代表的长辈群体有深刻理解和认同,而是因为缺乏独立性和坚定的意志品质。

  人们往往会在与家庭之外的人交往时注重边界,但是家庭成员之间的边界由于亲密关系的存在常被忽视。一个妈宝男的背后必然站着一对强势的父母或父母一方。这样的父母在家庭生活中没有边界意识,对孩子处处“越界”,控制甚至干预孩子的一切。过度关注、过度包办、过度干涉势必导致孩子在本应学习独立思考、选择和问题解决的年龄被“服从”的标签所抑制。久而久之,纵使有自我意识的觉醒和渴望独立的想法,孩子也会因为这种家庭既有模式和父母的态度而放弃“权利”,听之任之。在面对需要自己独立判断、选择和处理的问题时,显得毫无主见、唯唯诺诺。

  建立有边界感的家庭模式首先需要打破“为你牺牲”的既有观念,而将养育过程视为共同成长的幸福旅程。很多母亲牺牲了自我的兴趣、人际交往或事业追求,全副身心投入到育儿事业中,唯恐错过了孩子发展的关键期而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牺牲式”育儿但凡效果不如预期就会带给母亲极大的挫败感。

  有边界感的家庭模式需要父母秉持尊重与平等的基本原则,从内心真正认可孩子即使经验和能力不足但也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个体。家庭只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站,社会才是他们最终走向的地方,走向独立是养育的归宿,独立人格不是“高配”而是“标配”。此时父母更像是“坐在孩子自行车后座上的人”,掌舵者是孩子。

  有边界感的家庭模式需要让孩子体验生活的真实,明确在家庭中的角色和责任。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需要弱化其“特殊性”“中心性”和“被保护性”,通过与孩子建立规则,让其走进生活,逐渐承担起家庭成员应该有的责任。例如,幼儿期让孩子从洗自己的小袜子到收拾玩具图书,再到餐前摆碗筷、倒垃圾;小学以后让孩子固定承包几项日常家务,到参与家庭事项讨论;上了中学则让孩子参与家庭重大事务决策,以及承担照顾老人等职责。

  父母之爱子,为之计要深远。了解生活的真实会让孩子更从容和坚定,而承担责任则会让孩子建立内在的秩序性并且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本文选自《光明日报》,有删节)

相关新闻
涵江区举办主题家庭教育进社区活动

台海网12月23日讯 据莆田网报道 为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弘扬孝亲敬老良好风尚,近日,涵江区顶铺社区联合助涵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在社区“党建+”邻里中心,为社区6对金婚、1对钻石婚老人举办“邻里有她 爱在夕阳”优良家风家教弘扬活动。   当天上午,志愿者们为老人们化了...

泉州召开新时代家庭教育研讨交流活动

以“家教立法护航 托举美好未来”为主题,泉州市日前召开新时代家庭教育研讨交流活动,邀请五位家教专家开展“好家风”专题讲座及科学家教经验分享。   活动由泉州市妇联主办,泉州市家庭教育研究会全体会员及热心家庭教育的各界人士欢聚一堂,探讨新时代家庭教育,共同描绘“十四五”家庭教育发展蓝图。与会领导为家庭教育优秀论文、优秀微课评选比赛获奖者颁奖,...

南平市家教公益大讲堂暨《福建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宣讲活动在武夷新区举办

台海网10月18日讯 据大武夷新闻网报道 15日,南平市家教公益大讲堂暨《福建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宣讲活动在武夷新区举办,福建省妇女干部学校副校长、高级讲师顾志峰作《聚焦家庭教育立法 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主题演讲。 顾志峰结合工作经验、生动案例,从制定意义、立法过程、主要内容、创新亮点、鲜明特点等方面对《条例》进行解读,并从传统文化的...

教师节送不送礼 家长决定教育生态!

□牧归   9月10日是教师节。这两天,湖里区教育局以及厦门岛内外许多中小学、幼儿园陆续发出“教师节不收礼倡议书”,倡议教师节走“心”不走“礼”,让老师过个积极向上、廉洁文明的教师节。(9月10日《海峡导报》)   倡议归倡议,禁止归禁止,一近教师节或者中秋春节等,许多家长还是躁动不安,“送不送礼”、“送什么礼”、“送给哪几位老师”成了纠结的问题...

福建印发《福建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福建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2020年7月24日福建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   目 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家庭尽责   第三章 学校指导   第四章 政府推动   第五章 社会协同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七章 附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促进家庭教育事业发展,引导全社会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保障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