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敏 汪昌莲
在扫黑除恶大背景下,村霸正被“批量式”铲除。11月13日,微信公众号“中央政法委长安剑”发表《全面打击村霸,4.17万名村干部被清除出队伍》一文透露:截至10月底,全国累计打掉农村地区的涉黑组织1175个,依法严惩“村霸”3727名,对受过刑事处罚、存在“村霸”和涉黑涉恶等问题的4.17万名村干部进行了清除。(12月3日《中国新闻周刊》)
4.17万名村干部!这个数据实在令人震惊,又让人感到庆幸!这么大量的“村霸”坐在村干部的位置上,农村治理的生态怎么可能不让人担心?我们看到,有的村支书攫取利益高达5.8亿元;有的村支书当着民警面欲将他人活埋……事实告诉我们,这些人飞扬跋扈的程度,远远超过了我们想象。
现在,旧的一拨“村霸”清理掉了,接下来最关键的问题是,千万不要再产生新的“村霸”!不要让好不容易摆脱“村霸”的乡亲们哪一天突然地发现“一夜回到解放前”。
因此,治理“村霸”,关键点是要补齐乡村治理短板。一方面,要按照中央要求,加大对“村霸”和某些宗族恶势力的整治,加大监督、执纪、问责力度;从制度入手,对农村基层组织及村干部,在选举、任命、履职、离任等各个重要环节,实行全程跟踪监督。另一方面,公安机关要解决某些农村存在的治安“空巢”问题,立足农村警务工作,不断健全治安动态防控体系。
一个选举任命等环节阳光公正的乡村,必然没有“村霸”滋生的土壤;而一个拥有足够安全感的乡村,更不会有“村霸”的生存空间。也只有在这两方面加大力度,补齐乡村治理短板,才能够永别“村霸”,给广大农村的健康发展提供一个坚实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