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画:陶小莫)
□马涤明
近日,广州某网络公司离职员工发布的聊天截图引发热议。截图显示,“今年公司效益良好,利润有较大增长,允许员工自愿申请每月降低待遇10%”。另有多名该公司员工透露,“自愿降薪”是公司的服从性/忠诚度测试,类似测试在公司每年都会发生。
该公司对此说明,自愿降薪是员工合理合法的权力,老员工和高管100%申请参加自愿降薪活动,内心普遍真实高兴满意。(11月8日《南方都市报》)
员工不但自愿降薪,降了薪还高兴,不但高兴,而且“内心真实高兴”,而且是“普遍”的……不能不佩服,这家公司的心理探测能力之强大:员工内心高兴不高兴、是不是真实高兴,都能知道;这般本事都有,公司不增设一个“心理探测”业务,实在是浪费。
硬把被自愿说成自愿,还能把根本看不见的内心感受说成“普遍高兴”,这家公司的老板价值观之厚黑,也是“没谁”了。可是,说起来,人家能够把一家网络公司做得风生水起,还上了福布斯全球富豪榜,也是很了得的成功人士。而大多员工宁愿“自愿降薪”也不愿违背老板,更不愿离开,说明企业也确有值得留恋之处,至少是收入不错。
然而,公司不错的薪酬待遇,若成了管理者或者老板折腾、奴役员工的资本,就叫人担心:不管是公司发展,还是管理者的智商,是否要出现“拐点”了?
人不怕聪明,就怕聪明过头,就怕事业得意之后忘乎所以,然后瞎折腾。这方面,是不乏教训的。而一个最简单的道理就是,经营者不能跟员工过不去:所谓顾客满意度,说到底,要取决于员工满意度。因为员工忠诚度越高,工作效率越高,对顾客的服务质量越好;然而,正如一些网友所说,“自愿降薪”测不出忠诚度,只能测出管理者的价值观。
你老板居高临下地“倡议”或暗示,员工因不敢得罪你而从了你,这究竟能提升忠诚度,还是表面“高兴满意”,内心未必满意?这个问题绝不比搞好一家企业更复杂。但疑问也正在于此:出色的创业者和管理者,怎么就陷入了自己营造的“高兴满意”场景而不能自拔?
恐怕还真是一个价值观的问题。拿以前这家公司老板要求员工发“感谢红包”,然后再10倍返还这件事来说,其实就是一种“耍流氓”:要奖励员工就奖励、发奖金就发好了,却设了个套:不感谢老板的没份,越感谢老板的“回报”越多,说穿了,这就是捉弄耍戏人。
当然了,这种“感谢”与“回馈”的训练越多,员工们也会越懂得“感谢老板”的重要;而老板如果就是需要员工越“奴”越好,“奴”到被扣钱还要“内心普遍高兴满意”,那最终还是老板感觉越来越好,越来越膨胀,甚至膨胀得好像那《天龙八部》里,用糖果哄着孩子山呼万岁的慕容复。只是,一个连“不高兴”的权利都没有的公司里,刻意营造的“感谢”与“忠诚”氛围能否维系长久,实在很值得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