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画:朱慧卿
□杨玉龙
根据中央部署,全国不少地方在严抓疫情防控的基础上,正逐步开展复工复产。“新华视点”记者接到一些群众和企业反映,返程上班和恢复生产,在办理相关证明过程中遭遇不少形式主义的烦恼。(2月24日新华网)
相关证明不仅关乎着个人的出行、企业的复工复产,而且也直接关乎疫情防控成效。但正如媒体报道,在办理相关证明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不仅给群众出行带来不便,也直接反映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弊病。
具体来看,“难产”的证明就有以下几种情形——遭遇“踢皮球”,材料陷入“死循环”,层层证明,甚至还有的搭车收费。
以上种种问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某些地方某些部门的工作思维和方式没有跟得上形势,也没有为百姓做事的积极性主动性,只想着怎么避免承担责任。这不仅给群众出行和企业复产复工设置障碍,也容易让一些确需出门者反复奔波甚至“八仙过海”,产生更多的接触甚至混乱,反而对战“疫”形势不利。
因此对一些确实需要设置的“防疫证明”,要有明确的对接机制、明确的办理部门、明确的责任人员,从而摒除一些不必要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负担,让其走到高效、精准的轨道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