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少华
图书馆建在家门口,这样的事想想都让人高兴。在我们城市里,传统的优质住宅小区观念是,买菜方便,购物方便,孩子上学、老人就医、交通、看电影等等。但在这里又多一项便民的设施,图书馆也建到了家门口。毫无疑问,这样一个便民项目同样极具吸引力,更增加了小区里的宜居水平,也更顺应了老百姓的需求。图书馆建在了家门口,让每一个人都有机会浸淫在书香之中,这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熏陶,也是一种素质水平的有序提升。
也许随着越来越多类似图书馆的建立,许多年后我们可以自豪地说,每一个厦门人都出自于“书香门第”。
在这个“邻里书屋”的揭牌仪式上,很多的社区居民高兴地赶到现场,由此也能看出大家对“太阳式”图书馆普及的欢迎。读书能让人睿智文明,也能让城市变得更加的文明和富有涵养。如果说城市是我们的根,那么阅读就是我们的雨露滋润。让图书馆离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近,让我们每一个人都出身于“书香门第”,让我们整个城市都熏陶在书香中,这是社会的需要,更是一座城市根深叶茂的长远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