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欧盟一些主要国家领导人拒绝将农业纳入特朗普提出的“三零”贸易协议谈判之中,但欧盟还是承诺将会推进。欧盟新闻发言人米娜•安德丽娃(Mina Andreeva)在布鲁塞尔对记者说:“如果你们通读联合声明的话……就会发现,声明中没有提到农业,但是有提到农民和大豆,那是讨论的一部分,我们也将就此继续推进”。
然而,欧盟真有能力帮助华盛顿解决因中国反制而出现的大豆困局吗?
彭博社给出否定答案。报道称,欧洲市场是美国豆农为数不多的替代之一,但是跟中国的购买力相去甚远,去年中国从美国进口大豆贸易额为123亿美元,而欧盟进口额仅为16亿美元。预计2018-2019年度欧洲对美国大豆需求量约为1530万吨,这还不到原预计的中国购买力的六分之一。特朗普政府对中国开打贸易战而招致中国反制措施,给美国农民带来的大豆销售的损失以及对特朗普自身和农业州共和党议员们的政治压力,是欧洲无法缓解的。
资料图片 美国大豆种植
路透社在报道直接用标题《是降价而非讨论刺激了美国大豆对欧销量(Discount not discourse to boost U.S. soy sales to EU)》点破,指美欧新近达成的协议对于欧洲增加进口美国大豆只是一个象征性意义。因为,早在此次白宫会之前,由于市场价格原因,欧盟已开始增加进口美国大豆,预计8月到货的美国大豆价格将比南美大豆每吨低20美元。一位欧盟高级官员对法新社表示,尽管欧洲同意增加进口美国大豆,但最终将由欧洲的市场决定进口的数量。
美国《琼斯月刊(Mother Jones)》指出,美国大豆约占欧盟进口总量的三分之一,即使欧洲增加进口,对美国大豆出口的帮助也有限。如今,在欧美外贸谈判和美国财政补贴背景下,美国大豆价格虽回升至每蒲式耳8.59美元,但美国伊利诺斯大学的分析认为,除非大豆价格能上升到每蒲式耳10.05美元,否则美国豆农们依然没法盈利。
对美国豆农而言,他们需要稳定的出口市场而非政府的救济支票,而特朗普政府给他们寻找的欧洲新市场,根本没那么大的胃口可以吃下被中国拒绝了的大豆。对美国310多万农场主而言,他们几十年来打拼下来的中国市场正在失去,这是靠救济支票根本弥补不回来的。